2007

超越0~20赫茲 - 聽覺「失感」的重新感知
- 王福瑞
聲音裝置





一、創作概念:

《Beyond 0~20Hz》作品主要是以0~20赫茲(Hz)(人耳聽不見的正弦波音頻)為音源,從「數位控制」0~20赫茲聲音的音頻與響度,所產生的喇叭「類比錯誤」變化,來重新建構新的聲音,帶領人們聽覺「失感」的重新感知。















0~20Hz音頻

《Beyond 0~20Hz》作品主要是以0~20赫茲的正弦波音頻為音源。我們人耳可聽見的振動頻率大約是每秒20赫茲~18,000赫茲的振動頻率,音頻低於每秒20赫茲人耳就聽不到。作品以人耳聽不到的音頻作為聲音創作素材,探索幽渺、未知且無法感知的音波感官世界,重新以另一角度帶領人們感知「聽不到的聲音」。

使用特殊(非正常)數位控制音頻和響度的變化

人耳雖聽不到0~20赫茲的音響,但從另一角度思考,我們從控制0~20赫茲聲音的音頻與響度的變化來重新產生新的聲音,例如:聲音突然中斷、會產生click的聲音;音頻與響度高速隨機變化會產生噪音(Noise)。從不同的音頻與響度的改變,產生不同新的聲音,使原本聽覺無法感知的聲音,反過來重新建構新的聽覺感知。

聽覺 -> 人耳 -> 0~20赫茲(聽不到的聲音) -> 解構(數位控制)+再結構(類比錯誤) -> 聽覺(全新的經驗)

而這像是「數位控制」的「類比錯誤」,不是「數位錯誤」。

數位控制音頻和響度變化的方法:

1. 響度(sound loudness)的改變
a. 特定音量的變換(包括: 聲音的中斷)
b. 音量的線性改變(不同長度、速度)
c. 音量的隨機非線性改變(不同長度、速度)

2. 音頻(sound frequency)的改變
a. 特定音頻的變換
b. 音頻的線性改變(不同長度、速度)
c. 音頻的隨機非線性改變(不同長度、速度)

喇叭為發聲的樂器,而非高度傳真聲音的發聲器

作品使用八個重低音喇叭(0~20 赫茲音頻在一般音響喇叭、耳機、擴大機無法擬真地傳播這些超低頻聲波)。喇叭在此作品所扮演的不是聲音傳輸的發聲器,而是在數位控制0~20 赫茲的音頻與響度變化,喇叭的物理性錯誤所發出的聲音,喇叭像是發聲的樂器,不同的喇叭有其獨特的音色。

從這一連串由「數位控制」音頻與響度的「類比錯誤」喇叭發聲的實驗,架構出全新的聆聽經驗,並對於聲音發送處理有著創新的實驗。同時,喇叭在不同音頻的振動也帶給視覺上無名的顫動;實驗手段的粗暴卻也直接揭露了聲響活力的肉感脈衝。

二、設備:

8 x Subwoofer Speaker
4 x Stereo Amp Output Power (THD 1%): > 150+150W At 4 Ohms (Stereo)
1 x FireWire Audio Interface (8 balanced line Outputs)
1 x Max/Msp Software
1 x Mac G5 or P4 PC